top of page
検索

『居住者』與『非居住者』哪裡不一樣?

  • 執筆者の写真: upinvestmentllc
    upinvestmentllc
  • 2月22日
  • 読了時間: 2分

■『居住者』與『非居住者』的判別方式


『非居住者』這個詞實際上我們生活中很少聽見,但對於一個國家來說,這個會攸關於財政税収,所以是極為重要的課題。


依照日本國的所得税法,『居住者』是指在日本有住所,或者是持續居住於日本一年以上的個人。 在這邊,可能有些人就會有疑問,如果我在日本擁有自己度假用的房子,是不是就會變成居住者?


...



答案是不會的。


在日本所得税法中的『住所』是指『自然人的生活據點』。


所以簡單的判別方式為,只要在日本沒有居留權,無申請住民票的權利,基本上就是會被認定為『非居住者』。


同樣,就算是日本人,如果已經離開日本一年以上或是明顯的工作與生活據點在國外時,此人在日本所得税法上也是會屬於『非居住者』


ree

■『居住者』與『非居住者』的税金差異


1月1日在日本有住所的『居住者』只要是在日本國内當年度有一定所得收入,隔年6月1日開始就需要繳交『住民税』。


其中之前有輾轉聽到,有些人在聊天説到「我住在東京都所以住民税比較高,要不要考慮搬到外縣市...」


嚴格説起來是沒有錯誤,但這僅限於市区町村可以調整的『均等割』可能會出現個1,000~1,500円不等的差異, 但實際上不論是住在哪裡住民税的計算税率都是相同,都是依照前一年『課税所得金額』去做計算。 『均等割』的金額差異完全可以列入誤差的範圍。這個都市傳説不知道從幾何時就這樣被傳開來了。


計算公式如下:

◆ 課税所得金額 x 10% ※1 + 均等割額 ※2 = 納付税額

(※1.都民税4%、区市町村民税6%)

(※2.均等割:都民税額1,500円、区市町村民税額3,500円)


想要更細的了解其内容,或看得懂日文的讀者們都可以點選『這邊』可以跳到東京都主税局網頁


※取自於東京都主税局網頁
※取自於東京都主税局網頁

 
 
 

コメント


bottom of page